案例中心

首钢燃情夏至:第四届中国 - 中东欧文化艺术嘉年华启幕

2025-07-08

当首钢园的巨型高炉在落日余晖中勾勒出工业美学的轮廓,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文化盛宴在此拉开帷幕。6 月 20 日至 22 日,第四届中国 - 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 12 号馆盛大举行,来自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、希腊、斯洛文尼亚等 11 个中东欧及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的艺术团体,与北京本土艺术力量联袂献艺,在钢铁工业遗迹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中,打造了一场融合视听盛宴、非遗体验与文化对话的国际盛会。

一、东西方艺术的激情碰撞

开幕式以浓郁的 “中国风” 惊艳开场:北京京源学校金帆京剧团的小演员们身着华服,以《霸王别姬》选段展现京剧唱念做打的精妙技艺;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的《武魂》则以刚柔并济的武术动作,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磅礴气韵。随后,罗马尼亚急诊科乐队与中国六合乐队合作演绎《多瑙河 — 长城交响》,将古典音乐与现代摇滚巧妙融合;巴西、西班牙的拉丁乐团与中国舞者共同创作《丝路桑巴》,用热情的舞步串联起东西方文明。

活动期间,近 20 场跨国演出轮番上演:斯洛文尼亚的民族舞团带来充满巴尔干风情的《森林之舞》,保加利亚的声乐组合以多声部合唱还原黑海沿岸的古老歌谣,希腊艺术家的现代舞作品《爱琴海的呼吸》则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地中海文明的诗意。这些演出不仅展现了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通过艺术形式的创新交融,诠释了 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 的文化互鉴理念。

二、沉浸式文化体验的立体空间

首钢会展中心万米草坪上,50 余个中外展位构建起横跨五大洲的文化消费场景。非遗匠心区里,京绣匠人用金银丝线绣出龙凤呈祥,和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调配天然香料,中医药体验区通过智能 AI 问诊与八段锦教学,让观众感受东方康养智慧。中东欧特色展区则成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:罗马尼亚红酒庄园带来橡木桶陈酿的精品葡萄酒,保加利亚玫瑰制品展位弥漫着浓郁花香,捷克精酿啤酒摊位前聚集着品鉴琥珀色泡沫的游客。

首钢燃情夏至:第四届中国 - 中东欧文化艺术嘉年华启幕

创意市集上,“北京礼物”“石景山礼物” 与首钢文创产品交相辉映。首钢定制的 “钢铁侠” 徽章、以高炉为原型的金属书签等文创,将工业记忆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;巴基斯坦手工编织毯、土耳其马赛克灯等异域手工艺品,则让观众足不出京便能感受多元文明的温度。高端酒店品牌更推出 “入境礼遇服务包”,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定制下午茶、民族饭店的清真美食体验,为国际宾客打造一站式旅居生活场景。

三、工业遗产与现代文明的共生样本

本届嘉年华选址首钢园,正是看中其作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标杆价值。曾经的炼铁车间如今变身国际会展中心,巨大的高炉钢结构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,露天草坪上的工业管道装置艺术与艺术表演相映成趣。活动期间,约 40 位外国艺术家走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与故宫,以纪录片形式记录他们眼中的 “北京故事”,将首钢园的工业美学与北京的历史底蕴一并推向世界。

jiuyou

数据显示,为期三天的活动吸引近 3 万人次参与,文创与餐饮总营收突破 50 万元,文商旅融合成效显著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郭怀刚表示,嘉年华通过 “艺术展演 + 非遗交易 + 旅游推介” 的全链条模式,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创新范本,未来还将增设 “一带一路” 文旅产业论坛,进一步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。匈牙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郝璐璐感慨:“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活力北京,这正是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。”

夜幕降临时,首钢园的巨型冷却塔亮起绚丽灯光,中外观众围坐在草坪上,聆听保加利亚民谣与中国古筝的即兴合奏。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狂欢,不仅让钢铁森林焕发出艺术生机,更在夏至时节的北京,为世界呈现了一幅文明互鉴的壮美画卷。正如首钢园入口处的标语所言:“当炉火化作星光,文明的火花永远闪耀。”

准备好开始吧,它既快速又简单。